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7-14 03:20:06 点击量:
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江苏足球联赛,足球赛程,积分榜,城市足球队,业余足球,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提供实时赛程、积分榜、队伍信息、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,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,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!
来自全市的32支中学代表队、近500名青少年球员汇聚于此,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、追逐梦想。
“苏超”联赛的持续火爆,不仅点燃了江苏职业草根足球的热情,更让蓬勃发展的校园足球成为南通城市文化的一张闪亮新名片。
开赛首日即迎来考验。赛场上,田家炳中学与如东实验中学的球员们在雨中展开激烈较量,双方攻防节奏紧凑。尽管雨水浸透场地导致控球困难,小球员们依然全力拼搏。最终,田家炳中学以3:1赢得首胜。
“我热爱足球,希望在球场上发挥实力,希望大家的努力都不被辜负。”田家炳中学球员韩立新赛后说道。教练孙德明表示:“队员们对足球热情高涨,比赛是提升的过程。相信接下来发挥会更好,成绩会更优。”
面对大雨和高温的双重考验,组委会提前做好充分预案,加强了医疗、饮水、防暑等后勤保障,确保赛事有序、安全进行,为球员提供了良好比赛环境。
本次赛事采用八人制,设初中男子组、女子组及高中男子组、女子组四个组别。男子组比赛在南通市第二中学进行,女子组比赛安排在南通市启秀市北初级中学。赛程为期三天。
“苏超”的火爆让积分榜领跑的南通队成为焦点,也折射出南通深厚的体育基因。这股热潮之下,校园足球的种子早已在南通生根发芽。
夏训为期一个多月,分两阶段:第一阶段通过体测、技战术考核及实战选拔精英球员;第二阶段面向全体学员,开展基础技术、技战术等科学训练。期间,精英球员将组队参加省级赛事。
参训学员表示,训练虽苦但乐在其中,既锻炼身体、思维,也感受到了团队的温暖。
作为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(区)”,海门已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体化培养体系。自2017年启动“满天星”训练营以来,持续为优秀足球后备人才成长提供平台。
作为首批“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”,如皋市外国语学校15年来始终不遗余力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。走进该校,足球地绘、雕塑、文化墙等元素随处可见。自2010年建校起,学校便推进教学改革,系统构建足球课程体系,将足球融入教学日常。
“响应国家体育强国号召,推动足球从娃娃抓起,结合学校特点,我们选择了足球作为特色项目。”学校党总支书记康红飞道出初衷。
绿茵场是理念落地的见证。孩子们在教练的指导下,从颠球、运球等基本功到技战术训练,高温下反复锤炼,挑战自我。
如皋市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爱民:2013年左右,我们发现原有师资难以满足提高需求,于是开始与珂缔缘合作。2016年,南通支云来到如皋后,基本解决了师资问题。
校园足球的核心在于育人。学校通过课程融合、师资优化、家校协同,实现“以球促智、以体育人”。一大批学生在与足球结缘的过程中,综合素养全面提升,实现了更好的成长。从最初只有少数队员,到现在覆盖一至六年级,男女生队伍都已健全。
多年来,该校各队伍累计获得南通市校园足球总决赛特等奖1次、一等奖7次,如皋市校园足球总决赛冠军19次。
近年来,南通在全省率先建成“特色学校+满天星训练营+高水平足球运动队+试点县(区)+改革试验区”的校园足球普及模式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241所学校获评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,40多人次进入各级别职业俱乐部参加中国职业联赛,80多人次入选中国足协各年龄段国字号集训队,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南通教育的足球发展之路。
上个月,在2024-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全国总决赛中,夺得第五名,创下了江苏省该组别的历史最佳成绩。
“苏超”的熊熊火焰,正引燃着南通校园足球的蓬勃热情,从市级联赛的竞技舞台到海门、如皋等地的深耕实践,一幅体教融合、人才辈出的绿茵画卷正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。